有大道理的哲理故事
发布时间: 2016-07-29 编辑:Carol 来源:贴吧本文已影响
位读者
哲理因故事而生动,因哲理而感人,因其独特的魅力促使杂志大量刊发、学生大量积累,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有大道理的哲理故事。
有大道理的哲理故事1:套圈的哲学
繁华的集市上,一个老人摆着一个套圈儿的小摊,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观看。游戏规则很简单:从老人手里拿到一些碗口大小的铁环儿后,站到规定的距离以外,如果扔出的铁环儿套到地上摆放的某样物品,那样物品就归你了。
一个身穿运动衣的小男孩儿看了一会儿,便从老人的手里买了十个铁环儿。他站到规定的距离,向着摆放距离最远,但却是他早已看中的漂亮木雕,一口气儿扔出了五个环儿,由于木雕实在是太远了,加上他经验不足,所以这五个环儿不是被扔到地上,就是碰在木雕的身上被反弹了出去,小男孩儿一看,便又把目标转向了木雕旁边体型小一些的一架座钟,一连又是四个铁环儿扔出后,男孩儿仍是一无所获。就在男孩儿要扔出最后一个铁环儿时,摆摊的老人拦住了他。
老人慈祥的说道:“孩子,那最后面的东西虽好,但也是最难得到的,有多少人在它们身上浪费了几十个铁环,几乎都是空手而归。你为什么不尝试着去套就在面前的这些可爱的小东西呢?”男孩儿点了点头,用最后一个铁环儿对准了前排一个造型别致的陶瓷小兔,一掷即中,男孩儿高兴地拿着他的战利品回家了。
有大道理的哲理故事2:好裁缝
从前,北京有个宁波裁缝,他裁制的衣服称身合体,巧夺天工,因此远近来找他裁衣的人很多,经常是门庭若市。
这天,来了个人手拿一块缎料,说要给他们老爷做一件官服。宁波裁缝先问他们主人的年龄、相貌、高矮、胖瘦,然后又详细问了主人的脾气、秉性,以及哪年中举,哪年做官等等,却只字不提衣服的尺寸。
来人很纳闷,心想:“这又不是填履历表,问这些干什么?宁波裁缝看出了他的心意,便迎着说道:“大凡一个人年青时候中举、做官,往往心满志得,意气骄盛,走起路来常挺胸迭肚,这样裁出的衣服就要前身长,后身短;倘若老年中举,必然意气消沉,弯腰弓背,这就要前身短,后身长。胖人腰围肥;瘦人腰围细,急性人要裁得身长、袖长略短些;慢性人要裁得衣袖,下摆略长些。至于尺寸,那不过是死规矩,用不着去多动脑筋。”
有大道理的哲理故事3:明天谁来买单
认识詹姆士,是在一次酒会上。身为美国一家跨国公司驻华代表,全权负责公司在中国地区的业务。我希望采访他,他欣然接受,并预定了时间。那次采访很顺利,就在快结束的时候,我按惯例问他公司未来有什么规划?原想他会像以前采访的一些企业家说几句“展望宏图、实现目标”之类的话。没想到,他很认真地从文件柜里拿出一份公司未来15年发展规划书。
这份规划是3年前做的,里面分析预测从1995年到2010年全球市场环境及发展趋势,包括产业形势和竞争形势等,企业目前产品定位及现有任务在未来发展方向,拓展哪些新的增长点,如何为未来发展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企业机制等,厚厚的像一本大学教材。我不禁想起以前采访过的国内的企业家,他们也有规划,但太宏伟,太抽象,什么赶超一流、进入五百强、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等等,缺乏具体细致、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分析数据。而且时间最长的也不过5年。像他们这样一直做到2010年,太遥远了!谁能想到那时会是什么样!
詹姆士大概看出了我眼中的疑虑,不无忧虑地说:“我在美国以及来中国这6年,陆续接触了一些中国内地的企业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每考察一个项目,总要先问多长时间能收到回报。当然,注重回报是必须的,我们也要首先考虑。但不同的是,我们至少要做一个5年短期、10—15年中期、30年以上的长期计划,而你们中国企业家一般只做1年、3年,最长也不超过5年的短期计划,我感到非常惊讶。这怎么可能呢?企业也像人一样,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有一个累积发展的过程。一个人要学习积累二十几年,到30来岁才能比较胜任一项工作,怎么可能要求企业一岁就辉煌呢?”
“不过我认为,成功的速度和灭亡的速度是一样的。”说着,詹姆士笑了笑,随手一指桌上的报纸,“不信我们打个赌,看这些被宣传报道的企业家,10年后还能不能存在。”
我一伸舌头,连连摇头。这个赌我可不敢打。不要说10年,5年前我采访过的企业,现在大都名存实亡了。谁敢保证他们10年后还安然健在?
詹姆士宽厚地笑笑:“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不过责任也不全在他们,用你们自己的话说,是体制问题。好,不谈他们了,说说你自己吧,你的发展规划是什么?”
“我......”我的脸“腾”地一下红了。詹姆士似乎比我更吃惊,打了个手势:“怎么你竟然没有一个让自己十年后受益的人生规划?那你每天怎么做事?”
我面带羞愧地说:“什么要紧就做什么。一天到晚也没闲着,忙忙碌碌的。”
詹姆士盯着我看了一会,神色严肃地说:“林,我把你当成朋友,所以要对你说一句朋友的话。记住,人生有很多要做的事,但归纳起来只有两类:一类是紧要的,一类是重要的。许多人不成功是因为他们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眼前的紧要事情上,而无暇去做重要的事。我认为正确的做法是——用20%的时间去处理眼前的紧要事情,而把80%的时间留给未来,去做那些暂时没有收益但以后会重要的事情。我就是这样做的,希望你也这样。给自己订一个10年规划。否则,到时候你可能会付不起账单的!”
看了有大道理的哲理故事的人还看了:
1.68个经典励志小故事大道理
2.68个经典励志小故事大道理
3.68个经典励志小故事大道理
4.68个经典励志小故事大道理
5.68个经典励志小故事大道理
[有大道理的哲理故事]相关的文章
【经典故事汇】图文推荐
网友评论